• <li id="wq2iq"><button id="wq2iq"></button></li><td id="wq2iq"><li id="wq2iq"></li></td>
  • <td id="wq2iq"><li id="wq2iq"></li></td><small id="wq2iq"></small>
  • <small id="wq2iq"><td id="wq2iq"></td></small>
  • <small id="wq2iq"><li id="wq2iq"></li></small>
  • <small id="wq2iq"><li id="wq2iq"></li></small><td id="wq2iq"><small id="wq2iq"></small></td><tt id="wq2iq"></tt><xmp id="wq2iq">
  • <td id="wq2iq"></td>
  • <small id="wq2iq"><li id="wq2iq"></li></small><xmp id="wq2iq">
  • <td id="wq2iq"></td>
   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
    產業市場  節能產業網 >> 產業市場 >> 產業動向 >> 正文
    新華社:今年以來煤炭電力供需偏緊,明年能源保供誰擔主力?
    來源:新華社 時間:2021/12/21 7:53:18 用手機瀏覽

    今年以來,煤炭、電力供需偏緊,部分省市一度拉閘限電。10月下旬以來,隨著煤炭優質產能釋放,全國火電機組因缺煤停機現象動態清零。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,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,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,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。
    煤炭依然是主體能源
    無人駕駛卡車在礦山轟鳴,點著鼠標,推著搖桿,坐在辦公室就能對井下百米深處的設備發出指令,進行采煤作業——這是國家能源集團今天的煤炭開采畫面。
   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生產國及消費國。能源保有儲量中,煤炭約占89%,石油約占4%,天然氣約占7%。
    “富煤、貧油、少氣”的資源稟賦決定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,煤炭作為主體能源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不會改變。
    能源作為初級產品,是經濟最為基礎的部分!盎A不牢、地動山搖!眹野l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新建說,這是一個事關全局的戰略性問題,不容有半點閃失。
    傳統的煤炭開發利用對環境污染嚴重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。
    “開采環節要推廣智能化采礦技術,打造綠色智慧礦山!毙熘莸V務集團董事長馮興振說,要堅持“是礦不像礦、采煤不見煤、挖煤不用煤”的理念,推進清潔化開采。
    在利用環節,國家能源集團董事長王祥喜認為,現代煤化工是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徑。
    走進位于寧夏銀川的國家能源集團寧煤煤制油項目,廠區內塔架林立、管道縱橫,這里每年可生產油品約405萬噸。
    目前我國現代煤化工已經形成了包括煤制氣、煤制油和煤制化工品的技術體系,攻克大型煤氣化、大型煤制甲醇、煤制油、煤制烯烴等世界級技術難題,一批關鍵技術裝備打破國際壟斷,走在世界煤化工產業前列。
    火電仍是電力支撐
   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,1至11月,全社會用電量累計74972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11.4%,較2019年同期增長15.1%。
    “預計‘十四五’時期,我國電力需求仍將保持較快速度增長!毙ば陆ㄕf,煤電作為主力電源將發揮關鍵的保供和調峰作用。
    我國的電力供應主要由火電、水電、核電、風力和太陽能發電構成。
    從裝機規模來看,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20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2億千瓦。其中,火電裝機容量12億千瓦;水電裝機容量3.7億千瓦;核電裝機容量4989萬千瓦;并網風電裝機容量2.8億千瓦;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.5億千瓦。
    從發電量來看,上半年我國的火力發電量約為28262億千瓦時,占比約為73%,依然是我國最主要的發電類型。第二名是水電,占比約12.5%。
    從利用小時數來看,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會長孫耀唯說,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裝機容量很大,但由于間歇性、波動性、隨機性問題,與電力供需實時平衡存在矛盾,發電量占比較低。全年8760個小時中,火電的利用小時數約5000至6000小時,風力發電利用小時數約2000個小時,光伏發電更少一些。
    “能源結構轉型中,天然氣發電也是發展方向,但受制于天然氣進口和大型燃氣輪機技術未獲突破,所以氣電占比也比較低!彼硎。
    “當前火電仍作為基荷電源,未來基荷和調峰并重,最終向以調峰為主轉變!毙ば陆ㄕf,未來的能源格局將以風光、水電、核電作為常規電源,配合火電共同保障電力供應。與此同時,電化學儲能等新型儲調技術的發展,將逐步成為靈活性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    新能源補臺作用漸顯,前景可期
    東海之濱,江蘇如東。154臺風電機組在海上迎風轉動,總裝機容量48萬千瓦,是目前亞洲名列前茅的海上風電場。
    這是國家能源集團早期“播種”的試驗場。
    11月20日,國家能源集團建設的又一大型風電項目——江蘇東臺海上風電場,正式全容量并網發電,總裝機容量50萬千瓦。
    從東海之濱到世界屋脊,從塞北大漠到嶺南大地,我國風電產業走過了近40年“上山下!钡摹巴鼗摹敝。
   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,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已突破3億千瓦大關,是2020年底歐盟裝機容量的1.4倍、美國的2.6倍,穩居世界第一。
    青海湖邊,黃河之畔。國家電投共和光伏產業園內,銀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,光伏板周邊是成群結隊的牛羊。
    截至10月底,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2.8億千瓦,持續保持世界第一。
    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擴大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。
    “必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!敝袊鴩H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認為,我國風光資源在西北地區最豐富,而電力消費約45%在東部沿海地區,造成風光電力利用小時數低,必須協調特高壓電力輸送通道,建設堅強智能電網,積極發展新能源+儲能,加快靈活調節電源的建設,才能解決消納難題。


    分享到:
    相關文章 iTAG:
    新華社:今年以來煤炭電力供需偏緊,明年能源保供誰擔
    關注能源“保供”:今年首先要保的是什么?重點又是什
    內蒙古:決不允許打著能源保供旗號破壞生態環境、回頭
    頻道推薦
    服務中心
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CESI
    關于本站
    版權聲明
    廣告投放
    網站幫助
    聯系我們
    網站服務
    會員服務
    最新項目
    資金服務
    園區招商
    展會合作
   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+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。
    ©2007-2020 CHINA-ESI.COM
    鄂ICP備19009381號-2
    節能QQ群:39847109
   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
   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
    国产午夜福利不卡_视频一区国模私拍_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_先锋久久兔女郎看看秀
  • <li id="wq2iq"><button id="wq2iq"></button></li><td id="wq2iq"><li id="wq2iq"></li></td>
  • <td id="wq2iq"><li id="wq2iq"></li></td><small id="wq2iq"></small>
  • <small id="wq2iq"><td id="wq2iq"></td></small>
  • <small id="wq2iq"><li id="wq2iq"></li></small>
  • <small id="wq2iq"><li id="wq2iq"></li></small><td id="wq2iq"><small id="wq2iq"></small></td><tt id="wq2iq"></tt><xmp id="wq2iq">
  • <td id="wq2iq"></td>
  • <small id="wq2iq"><li id="wq2iq"></li></small><xmp id="wq2iq">
  • <td id="wq2iq"></td>